進入內容區塊

新北市金山區公所

北海岸傳奇媽祖文化祭

  • FB
  • 張貼至「Plur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字級設定:
  • 小字
  • 一般
  • 大字
活動介紹
  • 發佈日期:2020-12-09
  • 發佈單位:金山區公所
  • 詳細內容:

  • 北海岸媽祖文化祭

      金山古稱「金包里」,老街上的慈護宮為其信仰中心。早期先民渡海來臺,奉請金面媽祖隨船護駕,上岸後便在此地鎮守境內、護佑群黎。

      嘉慶年間,野柳海蝕洞漂來一尊不知名的媽祖金身,當地居民見其夜間發光,頗感靈驗,遂將洞中神尊迎請上岸奉祀,後經媽祖顯化指示,欲立廟於金包里街,適逢先賢黃士進捐獻廟地,地方仕紳群起籌募緣金創建廟基,於西元1809年廟殿竣成命名為「天后宮」。

      天后宮落成之後,居民便前往野柳海蝕洞迎請媽祖神尊,將原始8吋8神尊,置入新塑的媽祖神尊中。原本先民渡海來臺之媽祖神尊,尊奉為「開基金面大媽」,而從野柳海蝕洞(又有一稱為「媽祖洞」)迎請之神尊,尊稱為「金面二媽」。金山天后宮於1841年有過修築的紀錄,至1867年11月淡北大地震,廟宇建築受到波及而損毀,後來於1873年修建完成,並將廟名易為「慈護宮」。

      「金包里迎媽祖」源起於清朝年間,由於當地突有大批害蟲入侵,以致稻穗枯萎,五穀欠收,遂迎請媽祖神尊出巡遶境,以除蟲害,當媽祖鑾駕入廟時,頃刻狂風驟雨,歷數日而止,逮農民再巡視田野,已不見害蟲蹤跡,鄉人為求地方靖安,議定每年迎請媽祖遶境鄉里。「金包里迎媽祖」之日期歷經數次變革,最早記錄是農曆4月7、8日。據西元1923年5月26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云:「廿二、三兩日,例迎北港、關渡、埔頭及本地各媽祖遶境,連日演劇數十檯,是年中第一熱鬧時期云」。當年報紙登載的新曆5月22、23日,即是農曆4月7、8日。因西元1924年往返基隆、金山兩地之渡船「金包里丸號」翻覆造成嚴重傷亡,遂將此日視為不祥之日,後逐漸改在農曆4月15日前後。除了日期上改變之外,活動時間也與以往不同。早期遶境分為三天舉行,1974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提倡各界節省祭祀費用,慈護宮遂依政令將遶境合併於農曆4月15日舉行,但關渡(干豆媽)、北港等各地神尊,仍依舊例於4月15日至17日駐駕慈護宮三天。

      「金包里迎媽祖」分為兩天舉行,日期為農曆4月15、16日。第一天為「遶境活動」,恭請該宮大媽、二媽以及臺北關渡宮干豆二媽、北港朝天宮宗厚媽、首德媽、三芝福成宮埔頭媽…等各地友宮神尊遶境金包里境內。第二日為「金面二媽野柳作客」,恭請慈護宮金面二媽回昔日被拾起之海蝕洞(又稱媽祖洞),俗稱「二媽回娘家」。這個低於海平面的海蝕洞,只有4月16日當天,因海水退潮的關係,海蝕洞才會出現,居民方能進入祭祀。當日隊伍從金包里街出發徒步前往野柳,進入野柳地質公園後,因海蝕洞地處偏僻,信徒只能以徒手方式,恭請神尊通過海蝕平臺,安奉於媽祖洞中。此時洞中分別有三尊媽祖,分別是慈護宮金面二媽、開基大媽及桃園六媽(此尊為姐妹宮桃園慈護宮因同名之誼駐駕金包里),經道士帶領著信眾祈福後,於海水漲潮前將神尊請回岸上,遶境回慈護宮安座。

      新北市政府長期經營宗教文化節系列品牌,在全國已建立起專屬宗教文化的優質口碑,新北市幅員廣大,各地宗教發展興盛,在地方宮廟已長期發展並呈現相當特性的優勢下,利用市政府在宗教資源上的整合,讓「北海岸傳奇媽祖文化祭」成為新北市宗教文化節系列的盛大活動,使全國媽祖信徒藉由本活動,長期關注本市北海岸地區的媽祖文化深度發展,並成為本市北海岸傳奇媽祖的永遠虔誠信徒。本活動以傳奇性的媽祖故事行銷,將新北市北海岸地區媽祖淵源流長的在地信仰,繼續在全國廣度發送訊息,在地方繼續深度虔誠信仰流傳,透過官民之間的互助協調,賡續保留這個已有二百多年的傳奇媽祖故事。(參考資料來源:民俗亂彈)


  相關連結:
  活動介紹
相關附件
相關圖片
瀏覽人次:1682 人
收合